说起“园地情况观察”,都知道是对“土壤和地下水”的观察和监测,应该是一种相对确定的技术方法,一种相对牢固的姿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好比:1. 环评阶段的本底观察:有些行业的项目在环评阶段需要做本底配景观察,对土壤和地下水举行现状监测;2. 在产企业的自行监测: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羁系单元的企业在运营期需要开展年度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3. 土地流转的园地观察:退役园地在土地流转或改性时需要开展土壤地下水的观察和监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观察);4. 收并购时的尽职观察:需要开展尽职观察,相识收并购对向是否存在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如上4种方式的“园地情况观察”,其技术方法、目的和要求是不尽相同的,监测因子和布点原则也并非完全一致,让不少朋侪犯迷糊。益驰思在专业服务的历程中曾有企业质疑:为何土壤地下水的年度监测数据不能用于环评啊?因为“姿势”差池呗!环评要求的监测因子数量可能超出年度监测的因子数量,包罗了一些必测的通例因子和企业未来拟建项目的特征因子。
可见场调的“姿势”确实比力多,益驰思的场调专家顺哥和马哥忍不住,一同为大家梳理“园地观察”中的相关要求如下:一、环评阶段的本底观察并非所有的建设项目在环评阶段都需要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的观察,主要针对某些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的行业,详细见如下的技术尺度。(一) 主要技术尺度● 《情况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情况(试行)》(HJ964-2018)● 《情况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情况》(HJ 610-2016)(二) 观察目的1、满足环评相关法例的要求,确定是否有“情况容量”,支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相识项目建设之前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状况。(三) 事情步骤凭据建设内容判断土壤和地下水的评价品级,判断是否需要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观察;如果需要,凭据环评土壤和地下水导则要求,制定监测方案,开展采样监测。
(注:若企业近3年开展过土壤和地下水观察监测,请提供数据给环评单元,由环评单元判断是否可以引用现有数据而不开展采样监测事情)。(四) 监测布点原则专业判断法,详细如下:1、土壤:最少点位数量凭据环评土壤导则HJ964“表6,现状监测布点类型与数量”(P7);2、地下水:最少点位数量凭据环评地下水导则HJ 610“8.3.3.3 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P10)确定。
(五) 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1、 土壤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凭据地下设施情况以及土层漫衍特点,每个点位垂向收罗1~3个样品不等;● 监测特征因子(本项目特有的污染物),以及《土壤情况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尺度(试行) 》(GB36600-2018)中必测的45项(详细见附件二);2、 地下水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每口监测井至少1个样品;监测特征因子(本项目特有的污染物),以及环评导则HJ 610划定的基本水质因子,详细看法下水导则P11(详细见附件三)。二、在产企业土壤地下水的自行监测(一) 主要技术尺度● 《重点羁系单元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 《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尚未颁布实施)(二) 观察目的1、满足合规和风险控制要求,联合企业土壤隐患排查事情,实时发现污染隐患,及早接纳防控措施;2、相识企业当前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状况;(土壤重点羁系企业必须依法每年开展,非重点企业建议对地埋式储罐和地埋式废水站等“隐蔽”重点区域每年开展)。
(三) 事情步骤1. 开展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现场勘查等,识别重点设施和重点区域(例如:废水处置惩罚站,储罐区域);2. 制定监测方案,开展采样监测分析,体例自行监测年度陈诉,形成数据库跟踪污染物变化趋势;3. 若为土壤重点羁系企业,按要求举行质料报送和信息公然。(四) 监测布点原则(以下为当前履历做法,最终以公布的自行监测指南为准)专业判断法。由于企业处于运营期,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不造成宁静隐患或二次污染的情况下,监测点位尽可能靠近疑似污染源或有显着污染的部位。详细如下:1、土壤:每个重点设施周边布设1~2个土壤监测点,每个重点区域布设2~3个土壤监测点(重点设施和重点区域可适当合并)。
2、地下水:思量地下水流向,每个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的重点设施周边或重点区域应布设至少1个地下水监测井。(五) 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以下为当前履历做法,最终以公布的自行监测指南为准)1、 土壤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首次收罗柱状土样,借助现场视察和筛查效果,分层送实验室分析;后续如无变更或异常情况,以表层土壤监测为主,每个点位建议至少收罗1个样品。采样遗留土孔应立刻封孔防止造成潜在污染物通路。● 监测因子:以企业运营期特征因子为重点监测工具。
建议增补监测GB36600-2018中必测的45项(详细见附件二)。2、地下水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每口井至少收罗1个样品,建井历程中注意做好井口周围防渗阻隔,防止造成潜在污染物通路;● 监测因子:建议水土同项,以企业运营期特征因子为重点监测工具。
三、土地流转的园地观察(又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观察)(一) 主要技术尺度●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观察技术导则》(HJ 25.1-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 《建设用地土壤情况观察评估技术指南》(通告2017年第72号)● 《工业企业园地情况观察评估与修复事情指南(试行)》(环保部通告2014年第78号)(二) 观察目的1、在土地流转时满足相关法例要求,制止污染园地未经处置惩罚再次开发使用;2、识别园地由于当前或者历史生产运动所引起的潜在情况问题和责任;3、相识现在园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状况。(三) 事情步骤1. 开展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现场勘查等,形成一阶段观察结论,一般需要进一步开展采样监测;2. 采样监测(若有):制定监测方案,开展开端采样监测分析,体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观察陈诉,如有超标则需判断是否开展详细观察和风险评估;3. 详细观察和风险评估(若有):针对超标区域开展进一步详细采样监测事情,并评估园地人体康健风险是否可接受,如果风险不行接受,则需进一步开展修复事情。
(四) 监测布点原则一般接纳系统布点法或专业判断法,建议深入开展一阶段观察优先选用专业判断法。监测点位要求尽可能位于疑似污染区域内部;一般要求园地内产排污运动停止,化学品和危废已清理完毕后再进场采样。
基本要求如下:1、土壤:一般情况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3 个;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6 个,并可凭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2、地下水:是否开展地下水观察,凭据园地实际情况和地方规范要求确定。一般最少布设3个点。(五) 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1、 土壤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土壤:凭据地下设施情况以及土层漫衍特点,联合现场视察和筛查效果,每个点位垂向收罗2~4个样品不等,可酌情调整。
● 监测因子:以园地历史特征因子为重点监测工具,必须涵盖GB36600-2018中必测的45项(详细见附件二)。2、 地下水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每口井至少收罗1个样品● 监测因子:建议水土同项,以园地历史特征因子为重点监测工具,一般不思量水质通例因子。四、收并购中时的尽职观察(一) 主要技术尺度● 并购方自己设定的相关尺度(因为并购方对最终效果卖力),一般参考美国质料和测试协会(ASTM)关于园地情况观察(ESA)相关尺度,或● 参考海内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观察相关技术尺度。
尽职观察可不限于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举行观察,还可兼顾园地周边情况,外部潜在污染源等内容。(二) 观察目的1、满足风险控制要求,规避收并购中的风险;2、识别园地由于当前或者历史生产运动所引起的潜在情况问题和责任;3、相识现在园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状况,留作本底供参考;4、确定购置/租赁该园地存在的倒霉EHS因素和潜在风险,为收并购/租赁生意业务提供决议支持。
(三) 事情步骤1. 开展一阶段观察事情,包罗: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现场勘查等,形成结论,开端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采样监测;2. 采样监测(若有):开展第二阶段观察事情,制定监测方案,开展采样监测分析,体例观察陈诉。(四) 监测布点原则一般凭据园地特点接纳专业判断法。
基于第一阶段ESA历程中的发现判断是否开展第二阶段观察。布点原则基于第一阶段ESA的判断,一般需要笼罩重点区域。(主要基于可能存在的重点区域数量、经费预算和可接受重要性水平确定监测点数量)(五) 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1、 土壤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土壤:凭据地下设施情况以及土层漫衍特点,联合现场视察和筛查效果,每个点位建议垂向收罗1~3个样品不等,可酌情调整。
● 监测因子:一般是监测“四大类”,暨: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和优先重金属,此外兼顾园地的特征因子。思量到土地流转,使用权人变换的需要,建议增补监测GB36600-2018中必测的45项(详细见附件二)。2、 地下水样品数量与监测因子● 每口井至少收罗1个样品● 监测因子:一般是监测“四大类”,暨: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和优先重金属,此外兼顾园地的特征因子。
思量到土地流转,使用权人变换的需要,建议增补监测《情况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情况》中的通例项(详细见附件三)。五、其它土壤地下水的相关要求除以上4种传统姿势以外,随着法例尺度的陆续完善,当前另有许多非传统意义的“园地观察”。
临时将传统的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监测称为“园地观察1.0”,新的要求如:隐患排查、拆除方案、应急预案、储罐存案、渗漏防控、年度执行陈诉、计划选址等。这类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提出的要求属于“园地观察2.0”。
可见“园地观察”的相关技术服务已经融入到企业全生命周期情况治理的方方面面,如重点羁系单元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相关政策解读,可见附件一。六、总结与对比分析本节特对传统的场调4种姿势对比分析,详细见下表:凭据以上分析可,见场调的“姿势”虽多,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Get住“关键点”:监测点位的选择需要基于污染源,监测因子的选择需要基于特征污染物,园地配景观察需要基于园地的历史,园地情况观察需要综合思量园地周边情况。附一:《重点羁系单元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官方解读(引自微信民众号“生态情况部”):生态情况部日前公布《重点羁系单元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生态情况部有关卖力人就《指南》的配景、意义、主要内容等回覆了记者提问。
《指南》出台有哪些配景和意义?《中华人民共和领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划定,土壤污染重点羁系单元(以下简称重点羁系单元)应当推行“建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连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的义务。《指南》的出台,将为重点羁系单元依法建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规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提供参考依据。《指南》的定位是什么?适用工具有哪些? 《土壤法》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掩护优先”的原则。《指南》出台目的,是指导企业通过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实时发现土壤污染隐患或者土壤污染,及早接纳措施消除隐患,管控风险,防止污染或者污染扩散和加重,降低后期风险管控或修复成本。
《指南》主要适用于重点羁系单元为保证连续有效防止重点场所或者重点设施设备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造成土壤污染,而依法自行组织开展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事情。其他工矿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事情,可参照本指南。《指南》未作划定事宜,应切合国家和行业有关尺度的要求或划定。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主要包罗什么内容?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主要包罗建设相应机构和人员队伍、确定组织实施形式,制定并实施排查事情计划,制定并实施隐患整改方案,建设隐患排查档案并按要求生存和上报等。建设制度,即为一以贯之,重点羁系单元应当始终坚持按制度排查隐患,保证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措施是连续的、有效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需要多久开展一次?重点羁系单元原则上应在《指南》公布后一年内,以厂区为单元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新增重点羁系单元应在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羁系单元名录后一年内开展。之后,原则上针对生产谋划运动中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设施设备,每2-3年开展一次排查。
对于新、改、扩建项目,应在投产后一年内开展增补排查。思量到差别行业有差别的特点,《指南》划定重点羁系单元可以联合行业特点和生产实际,对排查频次和排查规模举行优化调整,也就是不搞一刀切。重点羁系单元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效果存在异常的,也应实时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重点羁系单元应该如何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事情?原则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排查和整改,一是排查重点场所、重点设施设备自己和治理上是否存在缺陷;二是排查在发生渗漏、流失、扬散的情况下,是否具有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的设施;三是排查是否有能有效、实时发现并处置惩罚泄漏、渗漏或者土壤污染的设施或者措施。重点羁系单元是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事情的实施主体,可凭据自身技术能力情况,自行组织开展排查,也可以委托相关技术单元协助完成排查。重点羁系单元可以接纳什么措施降低土壤污染隐患?土壤污染隐患取决于土壤污染预防设施设备(硬件)和治理措施(软件)的组合。
重点羁系单元可以接纳有关预防设施和措施的组合,最大限度降低土壤污染隐患。好比在预防设施方面,接纳单层钢制储罐加阴极掩护系统,或双层储罐加泄漏检测装置;在预防措施方面,对阴极掩护系统、泄漏检测装置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指南》的附录针对相关设施设备,枚举了可最大限度降低土壤污染隐患的预防设施和措施的组合,供企业参考。企业可凭据生产实际举行优化和调整。为什么要建设隐患排查档案?《中华人民共和领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划定,土隐患排查档案是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观察评估和治理部门羁系的重要资料。
《指南》划定重点羁系单元应恒久生存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档案。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档案包罗但不限于:土壤污染隐患排查陈诉、定期检查与日常维护记载单、隐患排查台账、隐患整改方案、隐患整改台账等内容。
壤污染重点羁系单元(以下简称重点羁系单元)应当推行“建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连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的义务。《指南》的出台,将为重点羁系单元依法建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规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提供参考依据。
附二:《土壤情况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尺度(试行) 》(GB36600-2018)45项因子及其筛选值与管控值附三:《情况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情况》(HJ 610-2016)中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图片泉源于网络管家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民众号【管家伯环保技术咨询】泉源:马哥说。
本文来源:亚傅Web登入页面 -www.yamiemlangiza.com
Copyright © 2009-2022 www.yamiemlangiza.com. 亚傅Web登入页面 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53052836号-5